随着 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 战略深入推进,高校作为人才培养、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,不仅需在校园运营中践行低碳理念,更需通过采购环节传导绿色价值 —— 小到办公用的再生纸、低能耗空调,大到科研用的节能仪器、校园建设的环保建材,绿色采购已成为高校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、落实社会责任的关键抓手。
但当前高校绿色采购仍面临多重现实矛盾:一方面,绿色产品往往存在 “初始成本高、市场供给分散” 的问题,与高校 “预算可控、采购效率优先” 的需求存在冲突;另一方面,部分高校缺乏清晰的绿色采购标准(如科研设备如何界定 “低碳属性”)、供应链溯源机制不完善(如环保建材的碳排放数据难以验证),导致绿色采购多停留在 “零散尝试” 阶段,未形成系统性体系。此外,师生对绿色采购的认知度、参与度不足,也使得 “绿色需求” 难以有效转化为 “采购行动”。
基于此,围绕 “高校绿色采购” 展开讨论,既能回应国家战略需求,也能解决高校采购实践中的痛点问题,兼具现实意义与探索价值。